房產新聞、房屋百科、新屋報導、法律常識
依住展雜誌2021年9月最新統計,大台北地區的危老推案量854億元,不僅是歷年最大量,超越去年全年,更首度「超車」都更案推案量852億元,呈現「黃金交叉」。危老到底在夯什麼,跟都更差在哪?都更有哪些好處?如果想投資都更宅,應該怎麼挑選合適的物件?讓樂陶陶一一說給你聽。
都更是都市計畫範圍內的區域,以公共利益為前提所進行的更新方式,且都更並非只有拆除房子一途,依《都市更新條例》第4條,都更有重建、整建、維護三種方式。
維護可以說是最溫和的方式,只要管理區域內的土地和建物,強化土地的使用,增加公共設施等,讓整體環境更好即可,不一定需要透過工程來處理。
如果設備年老失修,無法繼續維護,此時就可以透過整建的方式處理,例如將建物部分拆除,原址內進行改造調整的改建,或是建物內部的梁柱、樓地板、承重牆壁、屋架或屋頂的修建等等。
基本上,維護和整建都著重於修繕建物,不涉及大規模的整體拆除重建,也不會增加建築容積,雖然因無利可圖而缺乏誘因,卻是保留老舊街區風貌的最好方式。
而當建物破敗到無法透過維護或整建的方式處理,就只能走上重建一途,將建物拆除再新蓋,安置住戶,並且可能重新調整土地使用性質與密度。這也是一般最常討論與關注的都更方式。
知道都更的定義後,那執行都更有哪些好處呢?以下整理了5大優點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美化市容,讓老舊的都市街景煥然一新。
解決早期老舊房屋建築結構上的缺點,例如防火構造不足,防震係數較低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問題。
除了自己居住的房子獲得改善,因為左右鄰居共同參與, 讓整體生活環境變好。
更新重建可以依法爭取容積獎勵,增加樓地板面積,容納更多人口,解決居住問題。
政府對於都更重建的規劃設計與相關行政費用,會給予一定額度的補助;如果是整建維護的工程經費,經過審查通過後,也有機會獲得經費補助。
想要符合都更條件,首先得先確認房子是否坐落在官方劃定的更新地區,符合被劃定成更新單元的標準,屋齡30年以上,就基本符合都更重建條件。但如果不在更新地區,也可以提出申請劃定更新單元,不過這部分的要件就比較多了。想知道都更細節如何進行,相關條件又是什麼,可參考另一篇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我家老屋能都更嗎? 都更流程懶人包教你一坪換一坪」
由於都更光前期整合就很困難,送件審查過程更是相當繁複,一案推行數年到十幾年都屬常見,為了加速更新腳步,2017年推動了「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上路,簡稱危老條例,預計實施10年,至2027年5月31日。
和都更最大的不同是,危老只要建物符合規範,所有權人百分之百同意後就可申請,即便是1戶也可申請,也沒有基地面積的限制,容積獎勵為30%,前3年內申請還有時程容積獎勵10%,合計容積獎勵高達40%,吸引不少案件搶在2020年5月前送件。
2020年通過危老條例修正草案,時程獎勵延長至2025年5月9日,但從2021年5月起降為5%,且逐年遞減1個百分點,並新增規模獎勵,合併鄰地面積達到400平方公尺(相當於121坪),就有2%容積獎勵,每增加100平方公尺給予0.5個百分點,時程和規模容積獎勵合計不得超過10%。
*原容積:早期建物是由道路寬度換算可興建高度(台北市為路寬1.5倍加6公尺往上削線,5樓以上每增加1層樓,建蔽率多2個百分點),並由此推算出建物原始容積。
對申請人而言,土地持分愈大,容積率愈高,將來能分回的條件也會愈好。要看容積率有多少,可上內政部國土規劃入口網專區,進入「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查詢建物坐落的土地使用分區類別,由此得知容積率。商業區容積率大於住宅區,數字愈高的容積率也愈高,如住四的容積率會大於住一,以此類推。
➤容積率、建蔽率說明看這篇《買新屋「低建蔽率」好嗎?小心,室內坪數可能太小!》
一般而言,土地持分是透天厝大於公寓,公寓大於大樓,因此透天厝普遍被認為都更效益最佳,若基地面積大,街廓完整,又臨大馬路,屆時無論是拆除或重建,施工上都較為便利,也更有條件配合新的建築法規設計退縮,會更有加乘效果。
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倘若附近有難以整合的畸零地,或是一樓有長租的店面,都可能因為對於分配無法取得共識,導致整合困難,產生釘子戶等爭議問題,如果是以都更效益來評估,這類物件應盡可能避開。
都市計畫中的土地徵收與開發方式,大約可分成一般徵收、區段徵收、市地重劃3類別。大抵而言,市地重劃比較像是土地的重整,區段徵收則通常是大規模的開發整合,而都更可能是區段徵收使用的工具與方法之一。
政府強制徵收一筆或多筆特定土地,用以開發單一公共設施或特定事業,如公園、道路、污水處理廠等,並給予補償的一種處分行為。地主在領取補償費後即喪失所有權,對土地的相關權利義務即行終止。
政府基於新都市開發建設、舊都市更新、農村社區更新或其他開發目的需要,徵收一定區域內的全部土地,重新規劃整體開發;其中公共設施需用土地由政府直接支配使用,其餘建地部分成為抵價地,部分由政府供開發使用,或撥供需地機關使用,剩餘土地還可儲備或公開標售、標租、設定地上權等,並以處分土地收入來抵付開發總費用,可說是一個綜合的土地開發事業。
在地主的部分,除了有機會選擇領回抵價地來代替地價補償,也能參與土地整體開發,享有稅賦減免及土地價值增漲等效益。
將都市計畫範圍內地界不整、畸零狹小或未臨道路的土地,以交換分合的手段,重新劃定界址及地形,使其成為大小適宜、形狀方整,直接臨路的整齊宗地。而區域內進行的公共設施如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等工程費用,由地主按照受益比例共同負擔,於扣除負擔後,地主可獲分配建築用地。由此促進土地經濟使用與健全都市發展,屬於土地改良事業。
由於開發行為包含整個區域內的經濟、交通、衛生、文教康樂等不同面向,又涉及所有權的交易、分配等龐大利益,要如何興利除弊,完備相關相關法令,以保障各方權益,並兼顧整體利益,仍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
延伸閱讀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街
公寓 65.05坪
1588萬 每坪24.41萬
新北市五股區御成路
公寓 29.3坪
998萬 每坪34.06萬
新北市中和區大智街
公寓 17.31坪
1298萬 每坪74.99萬
新北市永和區民光街
公寓 21.69坪
1780萬
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
公寓 32.29坪
1580萬 每坪48.93萬
新北市新莊區中誠街
公寓 22.29坪
1068萬 每坪47.91萬
新北市新莊區萬安街
公寓 21.9坪
1188萬 每坪54.24萬
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
公寓 26.67坪
1398萬 每坪52.42萬
新北市新莊區中原路
公寓 24.68坪
1458萬 每坪59.08萬
新北市三重區車路頭街
公寓 43坪
1888萬 每坪43.91萬
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一段
公寓 23.26坪
888萬 每坪38.18萬
新北市土城區青雲路
公寓 28.7坪
1298萬 每坪45.23萬
新北市板橋區互助街
公寓 26.46坪
1380萬 每坪52.15萬
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
公寓 27.36坪
1388萬 每坪50.73萬
新北市板橋區互助街
公寓 26.46坪
1380萬 每坪52.15萬
新北市板橋區互助街
公寓 26.46坪
1380萬 每坪52.15萬
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
公寓 27.36坪
1388萬 每坪50.73萬
新北市五股區凌雲路一段
公寓 42.94坪
1462萬 每坪34.05萬
新北市新莊區建中街
公寓 29.52坪
1298萬 每坪43.97萬
新北市新店區德正街
公寓 32.56坪
1688萬 每坪51.8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