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新聞、房屋百科、新屋報導、法律常識
共同持有共同登記
不少年輕夫妻、首購族,可能會因為資金不足,和另一半合資買房共住,此時,房屋所有權人該怎麼登記比較穩妥呢?先說結論,採共同持有的方式最有保障,也最公平;另外還有預告登記、借名登記、抵押權設定等3招可以保障共同出資者的權益;若是夫妻買房,還會因財產制度產生不同變化。以下讓樂屋網來替大家細說分明,讓你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有解方!
年輕人起心動念要買房,可能因為房價過高,預算不足,而選擇跟另一半合資。為了避免將來感情生變而延伸產權糾紛,樂屋網還是建議採取共同登記的方式處理,其中又可分公同共有、分別共有2種方式。
雙方都有完整的所有權,處分產權需雙方同意,謄本上會記載共有人姓名。
雙方各自持有產權的一部分,謄本上除了記載共有人姓名,還會標註各自持分比例,倘若未來關係生變,對產權想法不同,雙方還是可以自由處理自己持有的產權。
不過,採取共同登記還會延伸出兩個小問題:
◆借款人只能擇一
房子可以共同登記,但無法「共同貸款」;銀行一般不承辦產權不完整的房屋貸款,此時會建議由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當「借款人」,另一方當「連帶保證人」,除了能有比較好的房貸條件,也可以共同承擔貸款責任。
◆稅務問題
共同持有的稅務也是共同分擔,除了地價稅稅單會變成2份,行政程序也會變2倍,需要各自辦理自用住宅稅率等等,萬一將來房子過戶轉手,想使用土地增值稅一生一次10%的優惠稅率來節稅,等於2人的機會都得用上,相對可惜。
不過若是情侶先合資買房,先登記其中一人名下,將來成為夫妻後,婚前獨自持有的不動產,婚後會變成共同持有嗎?萬一關係生變要離婚,其中一方持有的不動產,會分配給另一方嗎?這邊就要看夫妻雙方採用何種財產制度了。
夫妻財產制度分為最常見,不須特別約定的法定財產制,以及需要特別約定的分別財產制和共同財產制,共3種類型。
夫妻財產分為婚前、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保有;若是婚後取得,且無法釐清是誰所有的財產,才會推定夫妻共有。由於台灣大約有9成的夫妻,不會在婚前特別約定財產制度,《民法》第1005條規定,如果夫妻沒有特別訂立其他財產制,會直接以「法定財產制」作為夫妻財產制。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在此制度下,雙方財產原則上仍各自保有,但因為此制度規範雙方需共同負擔婚後的家庭生活費,倘若離婚,會以雙方婚後財產的差額,雙方各取一半,此即「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假設春嬌和志明結婚,春嬌婚後取得的財產有1000萬,志明有600萬,兩人離婚,雙方財產差額400萬元,此時志明就可以跟春嬌請求分配200萬元。
若雙方採用此方式,不動產取得的時間點就很重要,如果婚前購入,基本上屬於各自保有,但如果是婚後購得,倘若離婚,產權就可能被納入剩餘財產來進行分配。
由雙方填妥書面契約,並向法院聲請辦理;其中又有分別財產制、共有財產制2種制度。
民法第1044條規定,夫妻各保有其財產的所有權,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債務也各自分擔,基本上跟法定財產制相同,最大的差異是,婚姻關係消滅時,沒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倘若離婚,另一方無法透過財產分配權來獲取不動產。
民法第1031條規定,夫妻婚後財產及所得,除了個人的「特有財產」外,其餘都合併為共同財產,不論產權登記在誰的名下,都屬於夫妻公同共有。如同最前面提到的,公同共有產權時,處分需獲對方同意。在這個財產制度下,倘若離婚,雙方將各得財產一半,等於離婚會各獲得一半產權。
由此可知,即便是夫妻各自獨立持有的不動產,選擇法定財產制或共同財產制,的確有機會分配、處分不動產,但狀況可能較為複雜,甚至要訴諸法律途徑;共同登記仍是最保險的做法,但如果還是因長輩的壓力或種種考量,堅持將不動產登記在其中一人名下,那我們就來進一步思考,對合資的另一人,還有什麼保障的方法?
為了避免將來產權處分糾紛,可考慮使用預告登記、借名登記、抵押權設定等方式,來保障另一人的權益。
把房產登記在A名下,但在所有權設定時預告登記給B,等於將來處分房產,就只能移轉給B,將來A如果要處分產權,就須經過B的同意,無法私自抵押、贈與不動產給他人;不過,由於預告登記無法對抗法院查封、假扣押、假處分,最好將A的財務管理與債務問題一併納入考量。
房產登記在A名下,將來A要處分時,B出示相關繳款的收據,證明自己有出資支付房款,只是借名登記給A;這部分後續如果A無法順利舉證,也有可能最後不動產無法請求返還,或被視為贈與,甚至必須循法律途徑解決,風險較高,因此一般不建議採取此法。
房產登記在A名下,但抵押權設定給B,讓B成為僅次於銀行的第二順位債權人,當A要處分產權時,B同樣受償,不過一來B其實還是無法反對A處分不動產,二來這種方式要繳納房屋總價的千分之一的行政規費給地政事務所,成本較高。
看到這邊是否已經暈頭轉向?最後,樂屋網替大家簡單歸納統整一下,合資買房,採取共同登記的分別共有,標註各自持分比例,對雙方最有保障;若堅持房產只登記在一人名下,可採取預告登記來保障另一人的權益;若是夫妻關係,婚後採法定財產制、共同財產制,萬一將來離婚,才能獲得產權分配的權利。
資料來源:法律百科、各地方政府地政局
延伸閱讀:
更多資訊都在樂屋網房產快訊!
桃園市桃園區國鼎一街
電梯大廈 41.13坪
1458萬 每坪35.45萬
桃園市桃園區寶慶路
電梯大廈 37.84坪
1200萬 每坪31.71萬
桃園市桃園區慈德街
電梯大廈 42.65坪
1498萬 每坪35.13萬
桃園市中壢區環中東路
電梯大廈 49坪
1398萬 每坪28.53萬
桃園市桃園區安慶街
電梯大廈 39.6坪
1298萬 每坪32.78萬
桃園市桃園區國豐五街
電梯大廈 40.88坪
1280萬 每坪31.31萬
桃園市中壢區仁慈路
電梯大廈 39.98坪
898萬 每坪22.46萬
桃園市八德區廣興五街
電梯大廈 51.05坪
1498萬 每坪29.34萬
桃園市中壢區環西路二段
電梯大廈 35.17坪
1388萬 每坪39.46萬
桃園市桃園區莊敬路二段
電梯大廈 44.05坪
1398萬 每坪31.74萬
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
電梯大廈 45.48坪
1268萬 每坪27.88萬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路二段
電梯大廈 42.14坪
998萬 每坪23.68萬
桃園市中壢區龍仁路
電梯大廈 49.27坪
1298萬 每坪26.34萬
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
電梯大廈 45.47坪
1268萬 每坪27.89萬
桃園市桃園區國鼎一街
電梯大廈 28.74坪
998萬 每坪34.73萬
桃園市桃園區經國路
電梯大廈 31.7坪
1258萬 每坪39.68萬
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
電梯大廈 38.9坪
1098萬 每坪28.23萬
桃園市桃園區大有路
電梯大廈 34.37坪
1288萬 每坪37.47萬
桃園市蘆竹區南山路一段
電梯大廈 52.43坪
1450萬 每坪27.66萬
桃園市桃園區民生路
電梯大廈 34.69坪
1058萬 每坪30.5萬